小法管用 22部法规探出冰城特色“法治路径”——哈尔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回顾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编辑:杨焯兰发布时间:2022-03-08 查看数0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哈尔滨市东北抗联文化保护传承条例》。(资料片)

沿着时光的轨迹,回望哈尔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五年来的立法日志,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部履职尽责、可圈可点、收获满满的耀眼篇章。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在市政府积极作为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法治步履锵然有声:规范配餐企业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制定寒冷季节室外劳动津贴发放标准……“立小而精的法、立急需管用的法、立特色鲜明的法”,地方性法规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强化。

在立法工作定位上,力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好使管用;在法规规范内容上,力求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需求;在法规选题及框架结构上,力求小切口、短而精,形式服从内容。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出台法规22部、修改32部、废止22部、立法解释1部,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份“五年二十二法”成绩单的背后,是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数量多、分量重、质量高的立法工作,为哈尔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把握地方规律 立小而精的法

本届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原则中,坚持“小、快、灵”原则,根据自身特点和地方法治需求,有几条就写几条,力争使每一条规范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有效地落实和应用。

为解决假冒巡游出租汽车在非载客情况下不能按照非法营运进行规制处罚等问题,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哈尔滨市查处假冒巡游出租汽车若干规定》,对如何查处车身喷涂成相同或相似于巡游出租汽车车体颜色图案,车体安装着相同或相似的营运标识等设施设备的假冒巡游出租汽车行为进行了规范。该部法规只有九条,创下了当时哈尔滨市有地方立法权以来,地方性法规条数最少、篇幅最小的纪录。

2020年,为加强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理,市政府拟将740项市级行政权力(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移交亚布力管委会行使。仅用4个月时间,市人大常委会就完成了追加计划、调研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论证、报告市委、审议通过、报批公布等一系列工作,高质高效地出台了《关于哈尔滨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该决定虽仅有5条,但明确规定了度假区范围、管理体制、管委会职权、监督管理等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妥善解决了管委会依法履职的燃眉之急。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则一域治。站在新起点,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确保法规真正“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以法治的力量为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保驾护航。

围绕经济发展 立急需管用的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以良法促善治,以科学的理念推动立法工作,更好地助力改革与发展。本届人大常委会在制定立法规划过程中,围绕市委在一定时期的攻坚任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广泛进行科学论证,精心选择立法项目,并报市委批准。立法规划既体现了市委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也反映了市委在立法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有效地保证了立法工作与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相结合,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东北振兴提出的“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示精神,努力推动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制度体系,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哈尔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以信用环境建设为重点,对环境建设涉及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进行了规范。着重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发挥政府在信用环境建设中的表率和导向作用,规定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面,应当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合同;在进行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等民事活动时,平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到位。同时,要求人民政府建立政府违约失信责任追究机制,开展政府违约失信问题的清理、整治。

2021年,为了解决制约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优等问题,特别是聚焦消除所有制歧视,制定了《哈尔滨市民营企业促进条例》。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服务民营企业意识不强、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激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政策不够到位、市场准入存在隐性壁垒、要素资源获取不平等、企业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及时保障等问题,从“放管服保”四个方面入手,指导和帮助政府搭建“平等准入、优化服务、融资支持、规范管理、保障权益”的立法框架,引导和督促政府进一步通过地方立法规范市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系列立法,真正用法治打造最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冰城成为“投资必过山海关”的龙头地区。

结合地方实际 立特色鲜明的法

突出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所在。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紧密结合实际,从本地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立足改革发展和维护群众利益,回应社会关切,抓住问题导向,重点在“破解”上下功夫。

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学校用餐安全管理水平,2019年,制定出台了《哈尔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从小切口切入,经过大量缜密深入调研,摸清了家长、学校、配餐单位、监管部门等各方面的立法需求,以调研掌握的问题为导向,严格规范配餐企业,设立明厨亮灶实施监管。规定实施后,哈尔滨市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食堂,全部纳入阳光食堂建设,实现阳光食堂全覆盖,2000多个机构和单位,全部纳入阳光食堂监管,实施明厨亮灶监管体系。

2019年春节,哈尔滨市城区全面“禁燃”,心旷神怡的蓝天多了,春节变得岁月“静”好!这一切都源自2019年制定实施的《哈尔滨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为了贯彻市委关于通过立法禁止燃放鞭炮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立法专班,为做好立法奠定了基础。为了达到禁必禁绝的目的,专班在起草过程中梳理了诸如:烟花爆竹存量消化问题,存储仓库、批发零售点行政许可问题,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零售点职工安置问题,以及决定的宣传、贯彻落实等10余个瓶颈问题,与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沟通协商解决涉及的相关问题并达成共识,确保法规出台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哈尔滨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保护寒冷季节室外劳动者权益成为我市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我市特点,适时出台了《哈尔滨市寒冷季节室外劳动保护规定》,明确了特定劳动者低温津贴发放条件、金额标准,填补了低温津贴在我市实施政策不完善的空缺,这也是国内首部明确低温津贴的地方性法规。该规定还创新立法思路,采用“强制性”与“指导性”条款相结合的表述方式,明确了用人单位针对特定劳动者应当发放低温津贴,而对于确定发放岗位、工种则由用人单位结合各自实际通过集体协商机制确定,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自主权。

关键词 立法全覆盖

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立法

2019年初,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遴选与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30名立法热情高、综合素质好、责任感较强的人大代表成立立法专业小组,使代表们不仅成为地方立法的参与者,还成为地方立法的启动者。

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选取了18个代表联络站作为立法联系点,打造法制建设的助推器、法制宣传的扩音器、立法民意的采集器,立法联系点让百姓成为法治参与者。

借“外脑”为地方立法提供智力支持

选聘一批专家学者成为我市立法专家库成员,每一件法规草案都请相关专家就法律问题和专业领域问题进行咨询论证。探索委托第三方调研起草机制,与大学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发挥外脑作用,助力我市立法工作。

关键词 备案审查

市人大常委会创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培育新理念,不断强化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共备案审查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报送的规范性文件350件,做到了“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稳步推进备案审查监督取得了真实效。

立法成绩单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

《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哈尔滨市城市道路限制交通若干规定》

《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

《哈尔滨市查处假冒巡游出租汽车若干规定》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机构改革涉及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

《哈尔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规定》

《哈尔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哈尔滨市摩托车管理规定》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哈尔滨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

《哈尔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

《哈尔滨市违法建设防控和查处条例》

《哈尔滨市金上京遗址保护条例》

《哈尔滨市中小学校用地保护条例》

《哈尔滨市爱国卫生条例》

《哈尔滨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哈尔滨市民营企业促进条例》

《哈尔滨市寒冷季节室外劳动保护条例》

《哈尔滨市东北抗联文化保护传承条例》

《哈尔滨市房地产经纪管理条例》

《哈尔滨市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尹明 赵亮/摄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