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黑龙江省博物馆春节活动多 市民可通过冰城+客户端线上观看

来源:冰城 + 客户端编辑:杨焯兰发布时间:2023-01-20 查看数0

春节临近,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春节活动也拉开大幕。其间包括两馆区线上的“大展宏‘兔’——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相约龙博”系列科普视频、“国学新说”传统文化讲堂、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成果展示等不间断推送。为了丰富广大市民节日中的文化生活,市民除了在展馆公众号、官网了解、观看相关内容外,冰城+客户端、zaker哈尔滨也联合省博物馆,从初一到初九,直播“龙博鉴赏”系列讲座等内容,让更多的市民感受节日氛围。与此同时,市民还可以参与省民族博物馆馆区的“登龙门,领‘福’字”活动,热热闹闹过个吉祥年!

省博馆区

1月20日

龙博鉴赏——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铜镜

活动形式: 线上直播讲座

直播时间:1月20日10:00

活动内容:1975年出土于黑龙江省绥棱县一座金代贵族墓葬。距今近千年历史,出土时保存完好,无锈蚀,镜面光亮细腻,呈银灰色,直径36cm,边厚0.71cm。镜背图案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一幅山水画为背景的人物故事画。下部分为一对雌雄鲤鱼在水中张嘴鼓腮、展鳍摆尾追逐嬉戏。是黑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主讲人:原省博物馆龙博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省内资深鉴定专家蒋义涛。

1月21日(除夕)

一展宏“兔”——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数字化成果系列展(一)新石器时代璧式玉佩

活动形式:线上展览

活动内容: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3D数字化资源,甄选出三联玉璧、鎏金边荷花银盏、骨雕鹰首等馆藏珍品,以系列线上展览的形式推出,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文物中蕴含的灿烂文化。

1月22日(春节)

1.龙博鉴赏——《兰亭序》图卷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黑龙江省博物馆所藏南宋俞紫芝《兰亭序》图卷,纸本,长1141cm,宽37.1cm。描绘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以王羲之、谢安、孙绰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会稽山阴南亭溪水边饮酒赋诗的场景。此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兰亭修褉全图,不仅是古人修褉直观史料,也是难得的艺术品,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

主讲人:蒋义涛

2.相约龙博《欢欢喜喜中国年》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本节课将通过介绍春节相关传说、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等知识,展示民族文化特色。欢乐过春节,感受不同民族的“年味”。

3.一展宏“兔”——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数字化成果系列展(二)唐渤海插柄立式金佛像

活动形式:线上展览

活动内容: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3D数字化资源,甄选出三联玉璧、鎏金边荷花银盏、骨雕鹰首等馆藏珍品,以系列线上展览的形式推出,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文物中蕴含的灿烂文化。

1月23日(初二)

1.龙博鉴赏——明宣德青花把莲纹大盘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明宣德青花把莲纹大盘”,明代,传世品。口径 38.2cm、底径 28.5cm、高7.0cm,浅腹,圈足,内底饰有青花把莲图案,腹外壁饰有青图案。这件把莲盘是明宣德年间的典型器物。同元清时期相比,纹饰精美清晰,线条舒朗是明宣德青花一把莲大盘中极具代表性的珍品之一。

主讲人:原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文化厅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丁元海

2.相约龙博《兔年话兔》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本节课将通过介绍十二生肖引出今年的“主人公”——兔,并从兔子的品种、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介绍,带领青少年进一步了解它们,走进兔子的世界。

3.一展宏“兔”——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数字化成果系列展(三)金山水人物故事铜镜

活动形式:线上展览

活动内容: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3D数字化资源,甄选出三联玉璧、鎏金边荷花银盏、骨雕鹰首等馆藏珍品,以系列线上展览的形式推出,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文物中蕴含的灿烂文化。

1月24日(初三)

1.龙博鉴赏——邓散木书法艺术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邓散木(1898—1963),原名铁,字钝铁、三十岁后称粪翁,号且渠子、天乎、无外居士等,并命名居室为“厕简楼”,自号“厕简子”。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散木,晚年病足截肢后,又号一足、夔、六六残人等。1931年至1949年间曾在江南一带连开十二次展览,受到时人的喜爱和推崇,称其书法为“江南祭酒”,篆刻为“北齐南邓”。邓散木先生是我国当代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著名艺术家。其诗思想性强,才华横溢,豪迈奔放。其书法气雄力健,深厚流利,富金石韵味。正、草、隶、篆四体皆精,融会贯通,自成一体。晚年所作“草篆”、“草隶”独辟蹊径,风格高古,达到了金石、书法异曲同工之妙境。

主讲人:曾任邓散木艺术陈列馆副馆长、现为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张立玫

2.相约龙博《金兔喜迎春》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2023年是兔年,历史上的兔年都有哪些大事发生呢?不同地域和城市又会怎样庆贺兔年新春呢?让我们共同细数各色趣味活动,一起动手做小兔子手工剪纸窗花吧!

3.一展宏“兔”——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数字化成果系列展(四)辽如意形三彩瓷枕

活动形式:线上展览

活动内容: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3D数字化资源,甄选出三联玉璧、鎏金边荷花银盏、骨雕鹰首等馆藏珍品,以系列线上展览的形式推出,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文物中蕴含的灿烂文化。

1月25日(初四)

1.龙博鉴赏——《蚕织图》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作品绘制时代为南宋。作者楼璹,字寿玉,一字国器(1089—1162年),两宋时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蚕织图》元代为余小谷藏,明代吴某藏,清初先后为梁清林和孙承泽收藏。乾隆时入内府,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故宫已佚书画目》。20世纪30年代,该画卷由爱新觉罗·溥仪携至东北。1945年后散落民间。198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冯义信将此画捐献给国家,由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蚕织图》卷轴,绢本淡设色。纵513cm、横27.5cm。

主讲人:蒋义涛

2.相约龙博《兔年贺岁 迎新纳福》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趣味。春节到了,又长大一岁,让我们一起感受春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

3.一展宏“兔”——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数字化成果系列展(五)新石器时代新开流文化骨雕鹰首

活动内容: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3D数字化资源,甄选出三联玉璧、鎏金边荷花银盏、骨雕鹰首等馆藏珍品,以系列线上展览的形式推出,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文物中蕴含的灿烂文化。

1月26日(初五)

1.龙博鉴赏——天门军之印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天门军之印于1960年4月在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原藏于渤海文化馆,1963年8月11日调归省博物馆收藏。印为青铜质。铜片镶成。呈长方形。通高4.3cm、边长5.25×5.3cm、厚1.4cm、柄高2.9cm。印文为汉字篆书:“天门军之印”;印背楷书:“天门军之印”。印文笔划细挺有力,圆润活泼。天门军印出自上京城内,可以作为渤海设有与唐朝中央禁军类似的军事组织的重要线索,同时它又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渤海官印,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主讲人:蒋义涛

2.相约龙博《我们的年》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讨论一年之中最喜欢的节日,一起探索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年。了解年的相关习俗,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新年、体会年味、感受过新年的喜悦。通过观看关于十二生肖轮回的动画视频来解答小朋友们关于节日的疑问。

3.一展宏“兔”——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数字化成果系列展(六)新石器时代桂叶形石器

活动形式:线上展览

活动内容: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3D数字化资源,甄选出三联玉璧、鎏金边荷花银盏、骨雕鹰首等馆藏珍品,以系列线上展览的形式推出,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文物中蕴含的灿烂文化。

1月27日(初六)

1.龙博鉴赏——铜坐龙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铜坐龙出土于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通高19.6cm,重2.1kg。呈踞坐式,坐龙昂首张口似吟,肩微前弓,前左腿翘起,右前腿略向前方直立,龙尾上翘向外卷曲。龙首、肩部和四肢饰有卷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应为金代(1115—1234)皇室御用之物,是黑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主讲人:蒋义涛

2.一展宏“兔”——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数字化成果系列展(七)金荷花口鎏金边银盏

活动形式:线上展览

活动内容: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3D数字化资源,甄选出三联玉璧、鎏金边荷花银盏、骨雕鹰首等馆藏珍品,以系列线上展览的形式推出,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文物中蕴含的灿烂文化。

1月28日(初七)

龙博鉴赏——披毛犀的故事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披毛犀是一种生活在寒冷气候下的犀牛,早已绝灭,仅化石偶有发现。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着一具异常完整的披毛犀化石骨架,它被定为国家一级标本。这次讲的《披毛犀的故事》,介绍了这具珍贵标本的发现、发掘、装架的过程,同时普及了有关古动物知识。

主讲人:魏正一,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从事古生物研究40余年(已退休),曾主持或参与恐龙、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马等多种古动物的发掘、修复、装架。装架完成古动物化石骨架40余具,填补了多家博物馆沒有古动物骨架展品的空白。

1月29日(初八)

龙博鉴赏——中国的猛犸象故事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猛犸象是一种已经绝灭了的古动物。从1973年黑龙江省肇源三站发现第一具猛犸象化石骨架以来,中国东北已经有几十具化石骨架出土,成为各地博物馆吸引观众眼球的展品。这里介绍的是这些化石骨架的发掘、修复、装架的有趣的故事。

主讲人:魏正一

民博馆区

春节假期,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正常开放不闭馆。

活动一:《中国传统节日系列之除夕》

活动时间:1月21日(除夕)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除夕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又称年三十,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在中国人心中,除夕是一年最为重要的日子,即使离家再远,也要赶回家去,与家人团聚。我们为您介绍除夕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带您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二:登龙门  领“福”字

活动时间:1月22日(春节)

活动形式:线下活动

活动内容:在癸卯兔年的第一天,讲解员引导热情的观众“登龙门 许心愿”、领“福”字,为大家送来新年祝福,祝愿大家兔年吉祥,一切顺遂。

温馨提示:“福”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活动三:国学新说——“冠军”曾是爵位名称和官衔

活动时间:1月23日(初二)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先贤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依然闪耀文化魅力。活动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为青少年普及国学知识,培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四:国学新说——“抬杠”从何而来

活动时间:1月25日(初四)

活动形式:线上视频

活动内容: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先贤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依然闪耀文化魅力。活动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为青少年普及国学知识,培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五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系列展——鄂伦春族去脂刮刀

活动时间:1月26日(初五)

活动内容:鄂伦春人会将熟好的毛皮制作被子、衣服、帽子、口袋,也可切割成各种皮条,制作各种生产、生活工具。鄂伦春族的熟皮工具不同,制作的工序和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这件鄂伦春熟皮工具“兀”,对于研究鄂伦春族的毛皮制作技艺提供了实物依据。

哈尔滨日报记者 叶勇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