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将成乡村振兴亮点 带动脱贫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群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央视网消息:记者昨天(6月3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全面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把以工代赈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据介绍,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65.7亿元,全年下达中央投资总额将超过70亿元,计划发放劳务报酬不低于10.5亿元,将带动30多万脱贫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群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累计安排以工代赈中央资金约30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5万个,为贫困群众提供了110多万个务工岗位,以工代赈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 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关于调整南岗区部分区域风险2022-04-26
- 关于对哈尔滨市六个城区实施交通管控的通告2022-04-25
- 哈尔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2022-04-25
- 面对“奥密克戎”我们如何做好自我防护2022-04-25
- 雷电大风预警提示2022-04-25
新闻热度排行
视频新闻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