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云上祭祀”情亦深|哈尔滨倡导文明安全祭祀画出思亲与防疫最大“同心圆”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编辑:刘慧璇发布时间:2022-04-05 查看数0

众志成城防疫情,别样清明一样情。3日,一场以“缅怀先烈、文明祭祀”为主题的云上共祭活动在哈尔滨市皇山公墓举行。

共祭现场,工作人员为每个墓碑系上象征追思与祈福的黄丝带。春风中,万余条黄丝带翩然起舞,犹如深情寄语,为网上观看的祭祀者传递浓浓的哀思与缅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云上祭祀”情深深。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今年清明节正值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哈尔滨大力推动网络祭扫、文明祭祀,用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助力战“疫”,让清明时节更加“清明”。

哈尔滨市将疫情防控和文明祭祀相结合,做到“防疫”与“思亲”双结合,“追根”与“明俗”双促进,“传承”与“崇德”双驱动。在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中,画出思亲与防疫的最大“同心圆”。

“云上祭祀”——

天涯咫尺共哀思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清明祭祀时。

在哈尔滨烈士陵园,虽然不见熙熙攘攘的祭祀人流,但追思缅怀的情感却因“云上祭祀”得以安放。

“爸爸,我和妈妈好想您,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妈妈……”3月25日,通过哈尔滨烈士陵园的视频“代祭服务”,远在千里之外的栾雨霏向父亲栾文志烈士述说着心语。

24年前,栾文志因井下救人壮烈牺牲,年仅31岁。如今,27岁的栾雨霏和父亲一样,已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军人,正在外地执行任务。当天,烈士陵园通过视频连线为栾雨霏和他身在北京的母亲一同提供了“代祭服务”。

“看到工作人员娓娓道来介绍父亲的英雄事迹,并替我们献花、扫墓,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栾雨霏说,“哈尔滨的远程‘代祭服务’太暖心了,对我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这是清明节最大的慰藉,也是最让人感动的礼遇。”

一面是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一面是清明祭扫的追思之情。为了确保人民群众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规定,健康祭祀、安全祭祀、文明祭祀,画出思亲与防疫的“同心圆”,哈尔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城管局联合印发《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采取家庭追思、网上祭奠等方式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当前,疫情防控是全市头等大事。清明节遭遇疫情,当以大局为重。我们要从我做起,倡导文明祭祀,培育文明新风,万众一心汇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一级调研员林辉向记者介绍。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哈尔滨市民政局发布《公告》,暂停全市各殡葬服务场所祭祀(扫)活动,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骨灰撒海、诗会等群体性活动。

“虽然暂停线下祭祀也会给方方面面带来影响,但只要能在最短时间内筑牢疫情防线、阻断传播风险,我们付出的代价和疫情造成的损失就会降到最低。”市民政局副局长孙凤龙说,“逝者已安息,生者当珍重。作为城市的一份子,希望广大市民理解、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以个人暂时的不便换来我们共有家园的平安。”

据介绍,为了解决市民不能到现场祭扫问题,市民政局推出了“代祭服务”。根据群众不同需求,制订了8个套餐16个品类的代祭服务项目,市民可通过添加各公墓微信号进行预约。截至目前,市属四家公墓已接受3000多份服务预约。

不仅如此,市民还可以通过进入“哈尔滨殡葬”微信公众号中的清明祭扫板块进行网络祭祀,或者进入直播间参与线上共祭活动。在线上共祭活动中,各殡仪场馆工作人员通过集体默哀、诵读祭文、敬献花环、悬挂黄丝带等方式,代表所有不能亲至现场的市民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哀思。

“这些黄丝带代表着思念、希望和感恩。我们希望通过它能寄托家属对逝去亲人的一份深情,看着丝带随风飘扬,我们的心里也很温暖。”在皇山公墓共祭活动现场,正在为墓碑系黄丝带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今年家属不能亲临墓区祭扫,为了让逝者家属们安心,我们擦拭干净墓碑并系上黄丝带,替他们献上一份别样的思念。”

清明节临近,哈市市属皇山公墓、金山公墓、平房墓区、松北墓区四家公墓的工作人员,共为55600余墓位系上黄丝带,以此寄托哀思。通过线上共祭活动,积极倡导丧葬礼俗文明新风尚,同时满足民众对逝者的告慰之情,追忆先人美德,传承精神文化。

文明新风——

别样追思一样情

建一座网上纪念馆,留下一段音频寄语、献上一束“数字鲜花”……在这个疫情防控下的清明节,非现场的祭扫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寄托哀思的方式。看似迫于疫情的“退而求其次”之举,正逐渐成为人们文明祭扫的新选择。

祭扫是一种形式,是对先辈的怀念和尊重;文明是一种风尚,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体现。

倡导文明祭祀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时代风尚所趋。哈尔滨市充分挖掘全市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传播清明节传统文化,引导群众慎终追远、文明祭祀。

道里区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创新“文明祭扫”新模式。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阵地,开展“文明祭祀、云端诵读”主题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倡导文明新风。

平房区开展“文明祭祀绿色行”活动,倡导“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的绿色环保理念,摒弃旧俗陋习,让清明回归清净。

双城区开展“文明缅怀、绿色清明”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倡导“思念亲人、书写清明”。用钢笔、毛笔书写清明节诗词及感悟,表达对先辈英烈的传承之志,对已故亲人的思念缅怀之情。

宾县坚持新方式祭奠,通过云祭祀、云献花的方式缅怀先人和英烈,通过家庭追思、读一篇祭文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树立低碳环保绿色祭祀理念。

巴彦县发布“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倡议书,引导巴彦县广大居民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自觉摒弃传统祭祀陋习,培育文明、绿色、简约的现代文明祭祀新风。

清明节期间,全市近万市民群众通过“云祭扫”平台进行网络祭奠。各区县(市)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网上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平安清明 文明祭祀”宣传活动、制作短视频、微视频,倡导“云”祭祀、“网”上祭祀,共同战“疫”、平安清明。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严格落实防疫各项规定,以身作则,自觉做文明祭祀、安全祭祀、绿色祭祀,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

以清明节为契机,哈尔滨市还积极依法治理生产经营焚烧冥纸冥币,杜绝焚烧污染,引领“文明祭扫”新风尚。组织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在街头巷尾、十字路口等宣传引导,对居民焚烧冥纸冥币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销售、焚烧冥纸冥币行为加大清理取缔力度。

截至清明节前,全市共收缴冥纸冥币等祭祀用品21530公斤,劝阻焚烧冥纸冥币行为150余起,为营造文明、环保、绿色、安全的祭扫氛围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句话、一束花,一段人生感悟、一首清明诗歌,寄托的是淡淡的哀思,缅怀的是浓浓的亲情,传承的是优良的家风。在防控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哈尔滨开展的线上祭祀,既祭奠了逝去的亲人,又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让清明节更加文明节俭、更加绿色安全。

“哈尔滨是一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城市,也需要我们千万市民的共同担当。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每个哈尔滨人都是家园安全的责任者和守护者,我们不去现场祭扫,也是为抗疫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今年清明节主动选择网上祭祀战友的退伍老兵何廷芳说,“一时的不便,都可以克服,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红色传承——

春风化雨育新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3月25日,一场人气满满的“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主题直播活动在哈尔滨烈士陵园举行。

这场网络直播也成为移动的“红色课堂”,“飞”进千家万户。统计数字显示,在线观看网友超41万人次,因疫情居家线上学习的哈市中小学生占据其中很大比例。

“松柏长青,精神永传,向伟大的先烈致敬!”“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一段段真挚的留言表达出学生们对英烈的缅怀之情。

香坊区教育局将此次网上祭英烈主题直播活动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全区10万名师生线上观看,并号召大家网上交流感悟,写下学习心得。

“英烈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勇于自我牺牲的人。”香坊小学4年2班的李睿祺同学说,“这次直播活动,让我认识了汪雅臣将军、朱瑞将军、何凌登烈士等英烈。我们不能忘记五星红旗是千千万万名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一定要好好学习、立志强国。”

往年清明节期间,全市中小学校、文明单位都会组织师生和单位干部赴革命陵园开展祭扫活动,缅怀先烈英雄事迹,传承先烈遗志,弘扬爱国主义情感。

今年清明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联合发起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网上清明祭英烈”活动,通过网祭先烈,感受跨越时光的家国大爱。截至目前,共有20多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活动。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哈尔滨烈士陵园管护中心主任雍奎云说,“无论是亲手拭去墓碑上的尘埃,还是在网络空间献上一束虚拟的鲜花,改变的只是纪念方式,不变的是心中的信念: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哈尔滨日报记者 姜雪松 杜菲菲)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